出国留学的选择,你后悔了吗?

我顾不上后悔或者不后悔,因为我还在留学中,并且每天都很忙,有很多的事情要干,从充实角度来讲的话,我挺满意我现在的状态的。

没出来留学之前,我也在国内的高校待了好些年,说实话,每天也挺忙的。

本科忙的是上那些不来就记过的必修课,在宿舍开黑打游戏,周末大家一起出去喝酒聚餐,偶尔去周边转转。考试嘛,尽量一次性过,有些课程实在是懒得背,比如马克思,近代史什么的,挂掉就挂掉,大不了大四一次性清考掉。

不过心倒是没那么累,那时候没有太多的意识,更多的跟随集体意识,对于自己未来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是很少想的。

因为那时候噪音很大,来自家长的、大学同学的、高中同学的、亲朋好友的、老师的、系主任,记得那时候最好的路很少,考研、考公、考银行、当老师或者程序员。

我也没能免俗,当时对于为人民服务并不感兴趣,程序员也没兴趣,就去考研了。

研究生的三年过的很仓促,第一年的一半闹哄哄的跟本科一样上课,后半年匆匆忙忙的跟室友道别,就去北京实习了,实习了整整一年零两个月,这段实习我辗转了几个不同地方工作或是出差。

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了自己实力弱小的事实,也正是因此我在实习的后半段开始背雅思单词,同时自学机器学习。当时的目标很明确,研三的时候整篇论文,然后申请个博士读。

最后的结果是,雅思考了试了下水(不少地方博士录取要求要么过六级,要么雅思6分也行),博士录取也拿到了俩。

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,各种原因就不细说了。

我选择了去爱尔兰读二硕,这个选择让我父母很费解,为啥花钱再去读第二个?是真的有加成吗?

我说了我的理由,我只需要一年的钱,也就是20多万,我知道他们给我有攒的钱,反正这些钱相比买成钢筋混凝土,不如投资到我身上;其次我拿到是一个类似于硕博连读的offer,只要硕士成绩拿到distinction,那后三年的博士就是全额奖学金了。

其实对于offer申请这个我也是后知后觉,因为明面上的留学信息其实大家都一样的,但比如说我这种其实是硕博连读的offer,但实际上给的是一年制硕士的offer。我建议留学申请的时候,各种消息都看一看,特别是这种留学信息分享群,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扰。

我揣着钱,扛了俩包一个人去北京坐飞机,临行前跟我宿舍舍友和他老婆在北京一羊蝎子馆吃了顿饭,他们其实也很费解,为啥还要去外面读个二硕,我也没说啥,吃罢送我门口,说了句“苟富贵”。

就这样,差不多花了30个小时,我到了都柏林机场,出了关之后,我在大巴停车场迷茫了,我没有买流量,问了半天坐上了到学校的大巴,最后在宿舍终于躺倒睡觉的时候,距离跟舍友道别已经差不多48个小时了。

硕士期间我基本上是全力以赴的,因为我已经读过一个硕士了,我要是拿不到distinction很丢人的,所以我基本上每门课都非常的珍惜,毕竟每一节算下来都是几百块钱的课时费。上了一段时间后我其实就心里有底了,拿到distinction的学分对于我来说应该问题不大,不过同时也萌生了别的想法,那就是世界这么大,如果到别的地方看看也挺好的。

所以我的想法就是保爱尔兰博士offer,争别的地方的offer,接下来就没什么稀罕事了,就是上课、做作业、去游泳、去超市买菜做饭不停循环。

博士到了英国,碰到的导师人特别好,做的东西也是自己喜欢的,也如愿以偿的不用再花父母一分钱,还认识了现在的老婆,这些都让我觉得付出会有回报是个大概率事件。

在这期间,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充实感,这种充实并不是一天所有时间都是有事做的,因为这个我在本科就实现了,看小说、开黑打游戏、上课聊天,我也挺充实的。但是在国外,有个好处就是跟自己对话的时间更多了,比如现在,我就是在跟这几年的自己对话,讨论下这几年有什么收获,失去了什么,得到了什么,最近过得怎么样,有没有什么老毛病又犯了?

因为外界的杂音确实少,没有人会care我,所以我头发乱了也懒得剪,衣服随便穿,更多的时间在自省,在「内观」。

可能这样说有点玄乎,说白了就是更关注自我的成长,而不是房子车子票子,后者太让人焦虑和从重了。

当然了,不少同学出来也还是一样,这没啥,个人选择,自己觉得舒服也行。

作者: 留学小知识 0 view

评论一下

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