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在留学生枪口的华人教授,进退两难

昨天,学霸君邀请了,和大家分享了博士生在美国的真实生活,巨大的学术压力和婚恋市场上的末流位置,让不少博士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,但这些并不是成为杀人犯的理由,因为在美国,成为一名教授,同样需要经历那段PhD的艰难时光。在了解博士生在美国生存现状的同时,我们也不能忽视华人教授这一群体。今天这篇文章像是昨天文章的镜像版,无论是留学博士生,还是华人教授,都在各自的世界中挣扎着....问题只有先被看到,才有可能被解决。

美国时间8月28日,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(UNC)突发枪击,枪响过后,两个中国人的命运就此改变。

“中国留学生齐太磊枪杀华人教授严子杰”,短短一行字的新闻触目惊心。

前者从美国名校在读博士,沦为将被以一级谋杀罪起诉的嫌犯,而受害者则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悲剧发生后,关于案件的猜测和讨论刷爆了社交媒体,一时间“华人教授就爱压榨自己人”“出国千万别选华人教授”的言论甚嚣尘上,甚至不少人开始和杀人犯共情,似乎在某些网友眼中,寒门贵子齐太磊杀了自己的导师一定是因为受其压迫太久,可是他们忘了,教授严子杰也是从小镇做题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。

今天我们不讨论案件,只想通过这场悲剧和大家聊聊现如今华人教授在美国的处境,那些键盘侠张口就来的“华裔无良导师”在美国,并没有想象得那般光鲜亮丽。

成为教授这条路,注定艰难,尤其是像严子杰这样刚拿到tenure(终身制)教职的。

学历是第一道关,博士是基本门槛。

普通人光读个美本,就被动辄上百页的essay和被due追着跑的Final周给折磨疯了,平均年限五到八年的PhD根本想都不敢想,而且读博期间,完成课程的同时,还要不停地做科研写论文,每分每秒都被困在投稿、被退回、再修改的循环之中...(更多读博的压力可以阅读昨天文章中提到的)

每一个齐太磊读博时经历的艰难瞬间,教授严子杰都曾熬过,而且所承受的压力只多不少。据报道严子杰在2007年-2011年在伦斯勒理工学院攻读硕博时,光发表的论文就多达17篇。

好不容易熬到博士毕业后,就会发现,这条成为教授的路才刚刚找到「起点」。

因为在美国大学教授的终身系统里,是需要从Assistant Professor(助理教授),一步步升级至Associate Professor(副教授)和Full Professor(正教授)的。

所以说,博士毕业只是万里长途的第一步。

毕业前夕,博士生们会带着Job Market Paper(可以理解为“求职论文代表作”)、 CV(个人简历)、申请文书和推荐信等上Job Market(市场),与上百名和自己履历同样过硬的毕业生竞争一个职位。

橙线是美国教授职位的数量,蓝线是博士毕业生数量

而这还只是10年前Nature的调研数据

毕业生所在的实验室、带教的导师、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水平,以及获得的科研资金,都将成为考核的标准。为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,不少博士生还会申请博士后职位,即“Post-Doc”,比如严子杰教授就曾在芝加哥大学做了五年的博士后。

只有当履历顺利通过海选后,才有资格进入一轮又一轮,令人心力交瘁的面试环节。

在社交平台上曾有人分享过自己的教授“求职”经历,称“压力大到面试完就阳了”。

等到好不容易拿到助理教授的聘书后,还需要熬过平均长达六年的考核期,才有可能升为有终身职位(tenured position)的副教授/正教授,而在这个期间,授课、做科研、发论文必不可少,工作量和难度都是翻倍增加的。

学霸君身边就有在美国当助理教授的朋友,称每天一睁眼就得投入到工作中,恨不得007连轴转,一个月忙到都见不到孩子几面。

严子杰自2011年从伦勒斯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,整整12年后,才拿到了UNC副教授的职称,可想而知,教授这条路有多难走。

然而,看似光鲜亮丽的大学教授,薪资却并没有任何竞争力。

每年,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(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,简称AAUP) 都会对大学教员薪酬进行调查。

参与2022-23年度调查的全美大学全职教员超37万人,涉及近900所美国高校。调查结果显示,美国大学全职教授的平均年薪约为14.96万美元,助理教授的平均年薪不足9万美元,普通讲师也就6万美元出头。

然而,能做到全职教授席位的凤毛麟角,更多的华人教授被困在“助理教授”和“讲师”职位,拿到的年薪,还不到湾区码农平均工资的一半,甚至都不如在美国开卡车的华人夫妇。

而且,大学教授每年仅发放9个月的工资,剩下三个月“自给自足”。

曾有留学生称,因为所在实验室消耗品极多,花钱如流水,教授不得不自掏腰包。

所以,为了保证科研能够顺利进行,教授们还需要去写各种Proposal(提案)拉Funding(赞助资金)。

本以为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,但被拒绝起来却是家常便饭,而且华人教授拉Funding成功的几率,本就比白人教授低不少。

当然,就算拼死拼活拉到Funding,可能还会被学校抽走一部分。

正因此,美国校园里的华人教授们,经常穿着朴素的衬衫,开着不过几万块钱的代步车,每天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。

光是经济上“拮据”,倒也还能凭借着对科研的一腔热血,坚持下去。

但残酷的现实却是,因为一张华裔面孔,华人教授在科研上遭遇各种歧视、打压,甚至是被关进监狱。

还记得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,多次扬言要限制华人学者及研究人员。

前有在埃默里大学工作长达23年的李晓江教授被突然解雇,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直接遭遣返,后有胡安明教授被FBI逮捕、背负了整整三年欺诈罪名,而这还只是因为登上新闻才被我们所熟知的。

即便是拜登上台,也没有任何好转。

明面上,美国政府极力顺应高校要求吸收中国留学生,保证学费收入的呼声,背地里,仍延续打压理工科的中国研究生和学者,不少华人教授的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开展因此受阻。

据哈佛、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,仅2021年这一年,美国就有1400名华裔教授返华,原因大多是美国司法部怀疑教授们泄露国家机密,不少华人教授被诬告起诉。

除了美国政府有意无意地打压,一直以来,华人教授在整个留学圈,都是被误解的存在。

随手搜索华人教授,第一条就是“出国请避雷华人导师”。

“无良”“变态”“PUA惯犯”,是经常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,以至于齐太磊枪杀案发生后,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“一定是无良导师把老实人逼到绝路”。

但其实那些标签,不过也只是如同“留学生都是富二代”般的刻板印象。

只是,一旦有一个留学生在海外被拍到开豪车,便永远摘不下这个“奢靡”的标签,如同,只要华人导师中有一个压榨学生的恶人,“无良”二字就被焊在全体华人教授身上。

因为科研压力大,工作忙碌,华人教授在社交平台往往“失声”,越是极端负面的例子越容易一传十,十传百,从而造成了一边倒的评价和更大的误解。

但其实,导师好与不好,看的是人品,而非人种。

相当一部分华人教授,深知这一路自己走得有多不容易,淋过多大的雨,所以更愿意去为年轻的留学新生力量撑一把伞。

这样的他们,不该被误解。

至少不该在无辜遇害后,被键盘侠轻飘飘地说一句“我能理解杀人犯”。

ref:

https://www.aaup.org/file/ARES-2022-23.pdf

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613695218/?_i=3475412mWNhSuw

https://www.xiaohongshu.com/explore/63b7d1dd000000001f027f4b

https://www.insidehighered.com/news/2023/04/07/historic-faculty-pay-increase-still-beaten-inflation

本文系原创发布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

作者: 北美学霸君 0 view

评论一下

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